國內出現本土猴痘疫情,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,截至4月16日已累計33例確定病例,臺東縣衛生局表示,中央自4月10日下午2時起,已開放民眾自我風險評估「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行為」者之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,臺東縣截至今(20)日尚有名額,提醒符合對象於可預約時間完成預約接種。
國內出現本土猴痘疫情,經衛福部疾病管制署統計,截至4月16日已累計33例確定病例,臺東縣衛生局表示,中央自4月10日下午2時起,已開放民眾自我風險評估「近6個月內曾有高風險行為」者之猴痘疫苗接種意願登記,臺東縣截至今(20)日尚有名額,提醒符合對象於可預約時間完成預約接種。
記者陳書璿/綜合報導
從古代帝王追求長生不老靈丹妙藥至今,醫學發達讓人類壽命較過去延長許多。不過,如何延長壽命仍是生技醫療界關注議題。根據研究指出,生命越老化,DNA的轉錄速度就越快,也伴隨著越高的錯誤率,導致癌症等疾病,從而縮短壽命,而限制熱量,即減少進食量,可降低轉錄速度,最多可讓生物的壽命增加10~20%。
李多慧來到台灣,樂天桃猿應援團團長山G哥、樂天女孩岱縈和兩位總監筱晴與曉帆盡地主之誼,在練舞後相約帶她體驗台灣的夜市文化。總監筱晴表示:「其實今天練舞的份量算大,幾乎走了一遍所有桃猿應猿曲,進入狀況很快,也難怪多慧餓了,我們就帶她來好吃又好玩的中壢夜市。」
義大利理工學院(IIT)團隊宣布,研發出首個可食用又可重複充電的電池,未來有望顛覆植入性醫療裝置的應用。電池的成分都是食物,包括用核黃素(riboflavin,即維生素B₂)與蔬果中常見的槲皮素(quercetin) 製成陰、陽二極,加上活性炭增加導電能力,防止短路的薄膜則是海苔所製成,電極則包裹在蜂蠟之中。
電池的電壓僅0.65伏特,可以為小型LED或其他電子設備供電,提供長達12分鐘的48微安培(microamps)電流,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。研究團隊希望此款產品對未來腸胃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,帶來重大改變;事實上目前可吞入的設備已存在,但如果在消化過程中發生問題,需要手術移除,但「可食用電池」完全可以被人體消化。除了健康以外,未來還可用於食品品質監測,甚至是可食用軟體機器人,團隊目前則在努力提高性能,並試圖縮小至藥丸大小。